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近期除了大量新增關于誘導申請POS機的投訴信息外,聯動優勢還領到了年內的第二張罰單,包括公司執行董事、總裁等在內,合計被罰近780萬元。而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聯動優勢在內,進入2025年下半年后,央行罰單密集出爐,第三方POS機行業仍然面臨嚴監管態勢。

免費誘惑 POS機保證金難退

在保證金未能退回的問題下,林杰又被扣除了49元的流量費。7月18日,林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2025年6月上旬,通過一通推銷電話,他獲得了一臺可以“免費”使用的聯動優勢POS機。

“在電話中已經多次問到是否會產生其他費用,業務員也一再強調只有刷卡費率,沒有其他費用了,”林杰指出。而林杰向北京商報記者展示的聊天記錄顯示,6月14日,林杰收到了對方郵寄的聯動優勢POS機。在激活POS機前,林杰再次向對方確認是否會產生保證金或者其他費用,收到的回復依舊是“沒有”。

隨后,林杰按照業務員的提示完成了激活操作,但實際到賬金額中卻有299元不翼而飛。對此,業務員給出的回復是經后臺查詢,林杰申請了一個299元的禮包,享受刷卡3秒到賬、0.55%的刷卡費率永久不漲等權益。林杰則指出,在刷卡過程中,其未收到關于禮包的提示。

在林杰與業務員的進一步溝通中,業務員向林杰承諾該筆費用可于2025年10月退還,在溝通中也并未提及返還門檻。“今天使用這臺POS機,又被扣除了49元流量費,業務員說要等到明天再詳細查詢。”

北京商報記者在與林杰溝通中了解到,對于使用POS機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林杰此前始終是通過業務員進行了解。目前,林杰計劃與聯動優勢官方客服聯系,要求早日退回相關費用。

事實上,關于支付機構服務商以電銷的方式推廣POS機引起的爭議由來已久,北京商報此前也多次報道。2025年以來,第三方支付機構由此引發的投訴愈演愈烈,2025年6月,多家支付機構還就此發布了公告要求代理商規范展業。

其中,聯動優勢也于6月8日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服務商展業的通知》,對旗下兩家代理商作出罰款1萬元的懲罰,并要求兩家服務商限期整改。

隱瞞信息 被指態度消極

北京商報記者同樣注意到,各類公開投訴平臺也新增大量關于聯動優勢誘導用戶申請POS機的投訴信息,不少用戶反映聯動優勢存在欺詐消費、惡意扣款等問題,在未告知用戶真實問題后扣款,并設置保證金返還門檻。

不過,對于保證金返還一事,與林杰有著同樣遭遇的趙蕾(化名)直言,這是聯動優勢代理商與官方推卸責任的一種方式。對待用戶反饋的問題,趙蕾質疑聯動優勢與代理商相互推諉,拉長時間線消極處理。

根據趙蕾介紹,其于2025年12月完成聯動優勢POS機激活,同樣被扣除了299元服務費,在經歷多輪交涉、投訴后,聯動優勢官方售后向趙蕾承諾將在6個月后退還保證金。“但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客服給出的退款要求并不一致,有人說沒有門檻,有人說每個月隨便刷幾筆,產生交易記錄就行。”

在使用過程中,趙蕾也遭遇了未被告知問題便扣除36元流量費的問題。對此,聯動優勢客服給出的回應是公司變更了收費協議,且該筆費用不能退回。這也引起了趙蕾的不滿,“不管是什么理由的扣費行為,都應該提前告知用戶,隨意扣費,誰還敢使用他們的POS機。”

趙蕾指出,此前約定的半年退保證金時間已經過去了,但多次詢問均未獲得客服回應。7月2日,趙蕾對聯動優勢進行了第二輪投訴,要求對方給出滿意回復。

對于用戶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的問題,聯動優勢是否知情,計劃怎么處理這些投訴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也向聯動優勢方面進行了進一步了解。聯動優勢方面回復稱,公司要求代理商嚴格按照央行要求拓展業務,不允許虛假宣傳。除了對代理商有要求和規范外,也會公眾號進行提醒,并定期培訓。

“假如發現問題,公司業務線會及時處理,同時我們客服同樣是7×24小時處理客戶的來電,今后業務線會加大巡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聯動優勢方面指出。

免費誘惑下(免費的誘惑為話題的作文)

在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看來,“船大難掉頭”是包括聯動優勢在內的支付機構,與外包服務商合作形式的真實寫照。“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支付機構通過與服務商合作獲取利益,由于利潤高、審核機制有限,不乏有支付機構將違規風險轉嫁至服務商,甚至以默許、容忍的方式,對于支付服務商的違規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王鵬表示,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支付機構外包商亂象愈演愈烈,方才引起支付機構重視。此外,用于用戶來說,隔著業務員與層層代理商,有用戶投訴,也有用戶暗自吃虧,消費者權益保護渠道難以暢通,最終出現相互推諉的問題。

二次被罰 領近780萬元罰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密集新增投訴信息,聯動優勢近期還領到了一張大額罰單,不僅合計罰款近780萬元,公司執行董事、總裁也被點名,遭遇“雙罰“。

根據央行營業管理部披露的信息,聯動優勢存在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等4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761萬元,時任聯動優勢執行董事、反洗錢工作組組長高章鵬、時任公司總裁及反洗錢工作組組長黃蓉,分別被罰9.8萬元、8.3萬元罰款。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這同樣是聯動優勢年內第二次被罰。2025年3月,聯動優勢福建分公司因未按規定真實、完整地發送交易信息,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以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三項違規行為被罰357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27.88萬元。公司時任總經理彭佳被給予警告,并處13.5萬元罰款。

而此前聯動優勢也曾多次被罰,2018年也曾一度領到20萬元罰單。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指出,聯動優勢年內兩次被罰均與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等方面違規相關,涉及的是反洗錢方面的問題,相關負責人也被處罰。這也意味著聯動優勢在反洗錢方面還有不足之處,而隨著非銀支付監管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這類問題必將面臨更為嚴苛的監管。

王鵬則表示,多次領到央行罰單,一方面是聯動優勢對于合規問題重視程度有待提升,此外此類問題屢禁不止,也不排除監管強壓之下,聯動優勢還持有僥幸心理。“在違規邊緣瘋狂試探,認為處罰完畢后還有機會繼續延續違規業務而獲利。”

監管趨嚴 重塑行業格局

對于聯動優勢后續業務合規方面的計劃與安排,北京商報記者也向其進行了詢問,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進入2025年下半年后,央行延續了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嚴監管態勢。7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聯動優勢外,嘉聯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聯支付”)、 易聯支付有限公司、北京恒信通電信服務有限公司等3家機構,近期也收到了監管罰單。

根據央行官網,3家機構合計被罰超597萬元,所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管特約商戶身份資料、存在超范圍經營等多個方面。對于3家機構當前整改進展,北京商報記者也分別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于百程認為,第三方支付是很多網絡詐騙、洗錢違法行為的通道,針對支付市場的各種亂象,央行自2015年以來嚴控了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出臺了備付金、分類監管等辦法,近年來非銀支付違規處罰的金額持續上升,“雙罰制”比例越來越高,也起到一定警示作用。

“此次針對聯動優勢等4家非銀支付機構的處罰,也體現了持續從嚴的監管態勢,”于百程表示,相信經過近幾年的整治,非銀POS機行業規范性將持續加強。

王鵬進一步強調指出,不論是涉及服務商的收單業務還是反洗錢等問題,央行對于支付機構日益收緊的監管紅線必然會為整個行業帶來龐大影響。第三方支付機構及其服務商原有的商業模式將要重構,優勝劣汰成為必然。同時,作為持牌的正規軍,支付牌照可能也會經歷易主、融合等變化,最終形成新的行業競爭格局。

北京商報記者 岳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