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盤點了6家已發布2018年財報的全國性上市股份制銀行的信用ka業務。在過去一年中,6家上市股份制銀行信用ka累計發卡量達到3.69億張,總交易額達到14.89萬億元,信用ka貸款余額約為2.72萬億元。

據央行統計,截至2018年末,我國信用ka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6.86億張,同比增長16.73%;銀行ka授信總額為15.40萬億元,銀行ka應償信貸余額6.85萬億元。

招行信用ka業務執牛耳 中信銀行新卡增速最快

過去一年中,銀行零售業務領跑者招商銀行累計發卡量達到8430.44萬張,信用ka貸款余額達到5753.65億元,在6家銀行中稱冠,該行的貸款余額超過第二名平安銀行1000多億元。招行表示信用ka移動客戶端掌上生活APP的上線對于招行客戶獲取與經營助力不小,掌上生活APP月活躍用戶數達到3954萬戶,去年掌上生活APP累計貢獻信用ka名單量384萬,通過APP渠道成功申請的消費金融交易占總消費金融交易的比例接近五成。

而中信銀行以6706萬累計發卡量位列第二席,同時,中信銀行的新增發卡量最為“生猛”,總共新增發1748萬張信用ka,同比增長43.44%;其次則是平安銀行,去年新增1737萬張信用ka。

從交易額上來看,除了浦發銀行以外,其他5家銀行的交易額都突破了2萬億元的水平,平安銀行的信用ka交易額在去年增長了76.1%,其次是浦發銀行為51.42%。

隨著信用ka人均持卡量越來越大,POS機的需求也越大,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聯系我

發卡量和交易額高歌猛進之下,信用ka業務也給銀行帶來頗豐的收入,有“零售之王”之稱的招行不負眾望,以667億元的信用ka業務總收入拔得頭籌,增長率同樣是非??焖佟?偸杖氲诙麆t是浦發銀行,去年該行信用ka總收入為552.78億元,同比增長13.39%。假如以收入增長率來看,光大銀行的信用ka收入可謂突飛猛進,以39.43%的增幅成為4家銀行中增長最快的。

各家銀行也紛紛表示,信用ka業務收入的增長對于銀行非利息凈收入(主要是手續費及凈傭金收入)增長功不可沒。招行去年的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6.80億元,其中,銀行ka手續費收入同比增加19.38%,招行表示主要是信用ka中間業務收入增長。中信銀行上年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雖有所下滑,但是得益于信用ka手續費及收單業務收入增長帶動了銀行ka手續費增長7.23%,平安銀行也表示去年該行非利息凈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順應消費金融發展趨勢,實現信用ka業務收入穩健增長。

繁華背后的隱憂:不良率抬升和詐騙頻發

2018年是銀行信用ka業務高速增長的一年,但是繁華背后也藏有憂患。央行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中,信用ka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788.61億元,占信用ka應償信貸余額的1.16%,占比較上年末0.11個百分點。

6家銀行信用ka發卡量達3.69億(2025年全國信用ka發卡量)

6家銀行中除光大銀行未公開相關的數據以外,僅有招行一家的信用ka不良貸款率與保持上年同期水平相當,其余4家均不同程度上漲。其中民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高,為2.15%,同比增長0.08個百分點,而不良率增長最快的則是中信銀行,同比上漲0.84個百分點至1.85%,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上升較快,截至去年年末,該行的信用ka不良貸款率為1.81%,同比抬升0.4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為78.32億元。

平安銀行表示,信用ka不良率的上升是受到宏觀經ji下行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消費金融全行業的風險都有所上升。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對記者表示,銀行為追求開卡量的增長,必然在客戶準入門檻上進行放松,客群的下沉會造成不良率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共債”的問題,所謂共債也就是個人消費者同時向多家金融或類金融機構借款的現象。中信銀行表示,近年來個人消費金融業務呈高速發展態勢,個人貸款業務從商業銀行逐步擴展到各類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平臺,個人消費者同時向多家金融或類金融機構借款的現象日益增多。

而共債現象究竟會對銀行的信用ka風險控制產生多大的影響?薛洪言認為:“消費金融的大發展、各類放貸機構百花齊放,以共債為紐帶,強化了不同機構間信用風險傳染鏈條,但共債之所以能引發行業普遍憂慮,主要的原因是信息孤島效應下,大家對共債的真實問題不清楚。隨著銀行信用ka獲客策略的不斷下沉,共債引發的風險應該是越來越嚴重,但至于多嚴重,目前還難以準確判斷。”

中信銀行表示為加強信用ka業務風險管理,該行對存量客戶授信額度進行動態調整,對高風險共債客戶采取降額、提前催收直至退出等主動管控措施。

記者也注意到,近期在21CN聚投訴網站上集中出現了用戶投訴自己的信用ka被銀行降額甚至封卡。許多投訴者投訴稱:“信用ka正常使用還款之后降額”“沒有欠款和逾期的問題下被突然降額”,而被投訴的銀行主要集中在股份制銀行,比如廣發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

對信用ka降額乃至封卡是銀行常用的風險控制手段之一、銀行在持卡人出現財務狀況惡化、還款能力下降、預留聯系方式失效、資信狀況惡化、非正常用卡行為等風險狀況時,可以降低或取消乙方的信用額度。

薛洪言告訴記者:“這應該是個別現象?!彼f:“部分借款人的資信狀況起伏很大,銀行的風控策略又越來越精細,類似事件很容易發生?!?/p>

除了不良貸款,與信用ka相伴相生的,并且與普通持卡人息息相關的還有信用ka詐騙。近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金融詐騙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近年來七成以上的金融詐騙都與信用ka詐騙有關。而在信用ka詐騙中最多的就是惡意透支或超過規定期限透支,相關案件占比高達76.43%;最高法提示要加強失信懲戒和額度管理工作,在詳細的涉訴銀行中,郵政儲蓄銀行以每萬張信用ka涉案量0.83件排名第一、招行最低

需要POS機的伙伴可以私信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