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直接提高基本費率、增加服務費(優惠費)、單一費用是最常見的價格上漲方式,今年增加了兩種新的收獲方式,一種是資金延遲保險費(用戶可以手動關閉);另一種是增加終端網絡流量費,這是網民嘲笑的。

最近,許多支付機構所屬的POS終端都有許多相關的投訴案例!

10月7日上午,劉先生用銀盛通POS刷卡5371元,實際到達只有5303.84元。換算費率高達1.25%,與實際費率明顯不符。經查詢,扣除的費率包括36元的流量通訊費。咨詢銀盛官方客服后,得知正常收取的流量費不予退還。

劉先生說,當他處理POS終端時,他不知道這個費用,也沒有人告訴他,他認為這樣一個無形的費用是欺詐性的消費者,并要求銀盛退還36元的交通費用。

目前的發票POS和電子簽名POS不同于之前的MPOS是藍牙連接的,之前的大型POS機是外部流量卡,一般從業者提供的流量卡第一年,然后需要每年充值或更換卡。

2025年收單機構花樣多(收單機構 482)

今年的發票POS和電簽POS都是內置流量卡,前三個月,然后由機構收取流量費。各機構定價一般在30-36元之間,比外置卡年費高出50%左右。

實際上像劉先生這樣的投訴案例很多,今年的POS終端(除了MPOS)會內置流量卡,也有這樣的問題,支付機構強制收取流量費是“惡心”,但主要是從業者安裝沒有向我們解釋這種問題,所以會導致許多用戶認為收費未知被欺騙。

注:今年幾乎所有內置流量卡都存在類似問題。文章中的案例和圖片不針對任何收單機構。請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當然,強制收取流量費是支付機構收獲利潤的手段之一、不久前,一些網民透露,一家機構撕毀了協議,并提前收取了流量費。在目前混亂的行業中,單方(交易員)很難實現更好的利潤。

不論是哪種收獲方式,最終受傷的還是中小從業者,我們的用戶也可以選擇更換其他的,但從業者呢?在各種收獲形式下,我們面臨著股票用戶的流失,從業者是該行業最大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