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目前開業的19家民營銀行中,至少有17家已經出現在互聯網平臺上。“私人銀行存款的大部分增長來自互聯網渠道。一方面,網點不足,客戶少。另一方面,它也受益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快速發展。“零一研究院院長于百成表示,大多數民營銀行以互聯網和技術為業務基因,以網上或網上為基因 線下一體化的開放銀行作為業務選擇,為大量的小微和包容性群體提供服務。然而,受線下網點“一行一點”的限制,它將更依賴于擁有大量金融用戶的互聯網平臺作為存儲渠道。

民營銀行負債362億元(2025民營銀行)

民營銀行對互聯網平臺的熱情只是行業冰山一角。據孫天琦近日發言,目前有50多家銀行在11家頭部平臺上展示,涉及存款在售。據統計,騰訊金融、支付寶螞蟻財富、京東金融、陸金、杜小曼金融、360數字部門您的財富、翼支付、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攜程金融、滴滴金融、挖掘寶藏等11家互聯網平臺與銀行合作,發現接入互聯網平臺銀行存款產品區高達95家銀行。其中,城鄉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等地區域性銀行占比最高的70%;此外,兩家大型國有銀行、7家股份制銀行和2家外資銀行也將存款產品放入互聯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