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支付寶個人收款碼將不用于商業收款#沖上熱搜,瀏覽量迅速達到1.8億,引起眾多網友討論。

現在,移動支付已成為中國居民支付消費的主要途徑。 根據咨詢數據,2017年,在全球主要經ji體中,中國移動錢包消費占比最高,其中移動錢包消費占電子商務消費的65%。

近年來,移動支付在中國發展迅速,二維碼因其易于識別和低成本而發揮著重要作用。

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早在2016年,中國人就每天使用微信掃描碼,5億人使用支付寶。在這個階段,支付渠道的二維碼只會被更多地使用。

返回

一開始,假如按照這次熱搜的字面意思,微信和支付寶的個人收款碼將不再用于明年3月1日的商業收款,必然會影響整個移動支付市場,其中支付寶和財付通是第一梯隊。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第三方POS機行業數據》,支付寶和財付通在2019年第三季度分別占據了54.5%和39.5%的市場份額,并繼續保持壟斷地位。

或者受此不利影響,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股價同日下跌。幸運的是,這個消息是一個誤解,不像大多數人認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代碼將被禁止商業使用,這將對這兩個支付渠道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這種輿論也可能意味著“敲山搖虎”。

01.這是虛驚一場

與熱搜索中的聲明相反,央行的新規定并沒有完全禁止商業使用代碼,這一消息最初來自央行最近關于條碼支付監管的新通知。

On 十月 13.2025

央行官方網站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驗收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5〕259號)(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對銀行ka收據和條碼支付終端提出了相應的管理要求。

主要關注條碼支付要求

終端,《通知》原文為:“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條形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提供特殊商戶托收條形碼,并參照特殊商戶的有關管理規定執行,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形碼為其提供與經營活動相關的收款服務。

熱搜的區別在于“個人收集條形碼不得用于提供與商業活動相關的收集服務”,并增加了“個人”一詞。顯然,在生活中,使用個人收集條形碼

央行在回答記者關于怎么保證日常交易的問題時補充道:“對于具有明顯業務特征的個人收集條碼用戶,請參考特約商戶的管理, 要求此類個人用戶提供商戶收集條碼,提高個人運營商的收單服務質量。”也就是說,只要

小企業將個人收款碼轉換為商戶收款碼,仍能正常交易。

2014年3月13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部關于暫停支付寶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的函》(QR面對面的支付服務,如代碼)支付。

直到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發布了《條形碼支付業務規范(草案)》,明確指出了支付機構開展條形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準。這可以說是央行在停止二維碼支付后首次正式承認其地位。

與此相比,兩次整改個人收集條碼的背景相當相似。2014年以后,央行發布緊急文件,停止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理由是線下二維碼支付存在一定的支付風險。

對于此次整改,央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到,“近年來,個人收款條碼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效滿足了公眾個性化、多元化的支付需求,提高了小微經ji和檔位經ji的資金收付效率。但與此同時,個人收藏條碼也存在一些隱患。

這些“隱患”主要包括影響風險監測效果、通過“評分平臺”在線遠程轉移賭資等。一般來說,這種整改有一定的社會實際依據。

02. 第三方渠道的興起?

在這種輿論中,二級市場也有受益者。

同日,拉卡拉在互動平臺上表示,根據收款業務規則,個人收款代碼不符合監管要求,不能用于運營收款,但市場上大量企業使用支付寶和微信個人收款代碼進行收款。央行新規定的實施進一步明確了個人收款代碼不能用于運營收款,使支付市場回歸四方支付的本質,將大大提高公司的市場規模和份額。

受此影響,拉卡拉股價大幅上漲,截至收盤時上漲18.02%。

然而,事情可能并不像拉卡拉預測的那么樂觀。可以看出,由于個人代碼不能用于從商業活動中收集資金,小企業可以將個人收集代碼轉換為商家收集條形碼,可以正常交易。在這個階段,將個人代碼轉換為商業代碼

移動支付二維碼遭遇管制(二維碼支付是移動支付嗎)

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方引導商家從個人代碼轉換為商家代碼,兩者都在推廣這一過程;另一種是將現有的收款代碼轉換為收款人提供的匯總支付方式。

根據”

在艾瑞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第三方POS機行業研究報告》中,除了支付寶和財付通的第一梯隊外,第三方支付市場還有很多玩家,如錢包、聯動優勢、快錢等。所謂聚合支付

方式,即二維碼支付,不再是支付寶和微信的“兩者之一”模式,只需掃描聚合支付碼即可。除支付寶和微信外,該二維碼還支持百度錢包、信用支付等支付方式。

目前,聚合支付市場有傳統銀行、銀聯等主要金融機構。許多銀行推出了“二維碼收銀機”服務。商戶只需提供“三證”(營業執照、身份zheng、收據結算賬戶)即可申請;此外,一些第三方平臺還可以提供包含在業務中的匯總收款代碼。

此外,在將個人代碼轉換為業務代碼的過程中,首先涉及到業務最關心的問題——費率。過去,個人收款代碼是免費的,因此受到許多小企業的青睞,但假如轉換為業務代碼,它將涉及費率問題。

目前,微信支付業務類別對應于不同的行業、資質、費率和結算周期,費率欄一般為0.6%。支付寶的產品合同支付率、面對面支付率和計算機網站支付率為0.6%;移動網站支付和應用支付的簽約率為0.6%-1.0%;特殊行業的費率為1.0%,差別不大。

此外,微信支付商戶應用程序向線下小微商戶開放,

合格的微信支付服務商可發起小微商戶接入申請,交易率在0.38%-0.6%之間。

不要低估這些交易費率。對于一些小企業來說,假如個人收款代碼變成商家收款代碼,增加服務費,那將是一筆龐大的開支。考慮到這些小企業的交易基礎,央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到:“確保服務成本不會上升,質量不會下降。

此外,該通知還要求商戶條碼“結合條碼支付驗收終端與傳統銀行ka驗收終端的異同,對特殊商戶條碼支付驗收終端進行分類管理”。

在支付方式方面,如靜態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二維碼牌照,“對于條碼支付輔助驗收終端,如掃碼槍或掃碼箱、碼顯示設備、靜態碼牌等,考慮到條碼支付的包容性,需要建立商家與獲取核心要素的對應關系,加強風險防控, 加強監測方式等。

綜合支付方式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以滿足風險防控的需要。總的來說,在這次整改中,微信和支付寶仍然是市場競爭中最好的,其他移動支付平臺不容易擴大市場份額。

為數字人民幣鋪平道路?

隨著輿論的發酵,市場上有了更多的聲音。許多網民認為,該通知將有利于數字人民幣的推廣。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350萬,個人錢包累計開通1.23億元,交易金額約560億元。

目前,數字人民幣與其他電子支付的區別在于:

首先,數字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是安全等級最高的資產;

其次,數字人民幣不依賴銀行賬戶進行價值轉移,支持線下交易。

第三、數字人民幣支持可控匿名性,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和用戶信息安全。

假如小企業在實施上述支付控制時面臨申請步驟和費率限制,數字人民幣可以定位為現金支付憑證(M0)來推廣。

對此,分析師沈科認為,理論上禁止使用個人收款碼將有利于第三方支付機構和數字貨幣的推廣。

但是,雙重好處會轉移重心,這里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怎么在數字人民幣和第三方支付之間做出選擇?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在5月22日舉行的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談到了他們的關系。“大家同舟共濟。當然,同舟共濟的人有時會有不同的意見,有時會在一些問題上發生爭議,但畢竟, 它在同一條船上。

面對更安全、更方便的數字人民幣,您是否會使用此條形碼支付進行整改?這可能是第三方支付平臺頭疼的問題。